強化質量管控,鑄就卓越鍛品
發布日期:2025-02-27 瀏覽次數:179
強化質量管控,鑄就卓越鍛品---定襄縣鑫力達鍛造有限公司
企業所屬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行業代碼:31
一、企業簡介
定襄縣鑫力達鍛造有限公司位于定襄縣河邊鎮牛臺村工業區,于2012年9月成立,注冊資金50萬元人民幣,目前占地4600平方,主要生產設備為2部鍛錘,配套天然氣加熱爐3臺,鋸料鋸床7臺,車床5臺,形成規模達到3000噸/年的能力,主要產品為鍛件、法蘭,生產工藝為原料-檢驗-下料-加熱-鍛造-電熱爐退火-機加工-檢驗-外售,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
本公司和安全、環保、稅務、市場、電業等國家部門一直保持密切配合,相關證件齊全、合法合規,本著公平守法、信用至上的原則,誠招天下客。
二、提升前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加熱過程問題及原因
在 2024 年 3 月質量審查期間,經全面梳理發現,加熱工序缺乏科學管控。工人僅憑經驗操作加熱爐,導致加熱溫度波動大。溫度過高易引發鍛件過熱,金屬晶粒粗大,使鍛件的強度和韌性下降;溫度過低則會造成鍛造時金屬流動不暢,出現鍛造缺陷。同時,爐內溫度分布不均,鍛坯不同部位溫差大,鍛造時產生應力集中,出現裂紋或變形不均勻等問題。
(二)鍛造模具使用問題
鍛造模具的維護和使用不規范。模具使用頻次高但缺乏定期保養,表面磨損嚴重,影響鍛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并且在模具更換時,新模具與現有設備的適配性未經充分調試,導致鍛件成型尺寸不穩定,廢品率增加。
三、提升行動取得的成效
通過一系列質量提升措施的實施,在加熱工序優化方面,經過三個月的數據統計對比,改善前因加熱溫度不當和不均勻導致的鍛件廢品率為 8%,改善后廢品率降低至 2%。在模具管理改進后,因模具問題導致的鍛件尺寸偏差從原來的 10% 降低至 3%,產品整體良品率從 85% 提升至 95%。生產成本因廢品減少而降低了15%,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顯著增強,客戶滿意度也大幅提升,新訂單量較之前增加了 20%。
四、提升行動主要亮點
(一)原材料質量管控強化
1、供應商優化管理
建立了嚴格的供應商評估和準入制度,對供應商的資質、生產能力、質量控制體系等進行全面審核。與優質供應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并建立了供應商動態管理機制,定期對供應商的原材料質量進行評估和反饋。同時,加強與供應商的技術合作,共同優化原材料質量。例如,與主要原材料供應商合作開展質量改進項目,通過優化原材料生產工藝,降低了原材料的雜質含量和性能波動。
2、原材料檢驗升級
引入先進的光譜分析儀、金相顯微鏡等檢測設備,對原材料進行全方位檢測。制定了嚴格的原材料檢驗標準和抽樣方案,增加檢驗頻次,確保每批原材料質量合格。同時,建立了原材料質量追溯系統,對原材料的來源、檢驗結果、使用情況等進行詳細記錄,實現了原材料的全流程追溯和監控。
(二)鍛造工藝優化創新
1、加熱工序智能化
安裝了先進的智能加熱控制系統,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加熱爐內的溫度變化,并根據鍛件的材質、尺寸等參數自動調整加熱時間和溫度。同時,優化了裝爐方式,采用均勻布料和合理的爐氣循環系統,確保鍛件加熱均勻。
2、鍛造操作規范化
制定了詳細的鍛造工藝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明確了錘擊力度、頻率、鍛造比等關鍵參數的控制范圍和操作方法。對操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確保操作人員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同時,引入先進的鍛造模擬軟件,對鍛造過程進行模擬分析,優化工藝參數,提高鍛造工藝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五、啟示
此次質量管理提升活動使企業深刻認識到,精細化的過程管理和科學規范的操作流程是保障產品質量的關鍵。通過不斷優化生產環節中的關鍵控制點,不僅能夠提高產品穩定性和質量水平,還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促使企業進一步強化質量管控意識,形成全員參與質量管理的良好氛圍,推動企業向更高質量水平邁進。
六、附件
公司在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進行了嚴格的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通過自我評估和改進,不斷優化質量管理流程。之后向專業認證機構提出認證申請,認證機構經過全面細致的現場審核,認可了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公司順利獲得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案例指導:忻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案例編寫: 山西領拓認證有限公司 鄭志強
定襄縣鑫力達鍛造有限公司 張曉建
ISO9001認證 ISO14001認證 ISO45001認證 ISO27001認證 ISO20000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