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工匠技藝,規范作業標準
發布日期:2025-02-17 瀏覽次數:5825
傳承工匠技藝,規范作業標準--侯馬市海達礦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企業所屬行業: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行業代碼: 43
一、企業簡介
海達礦山機械設備公司創建于2006年11月,位于侯馬市上馬汽車站北200米,公司注重科技開發,貫徹“以人為本、質量第一、不斷創新”的戰略,從生產到銷售嚴格執行國家質量管理體系,已取得卓越成績。公司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0余人,加工工藝技術先進,設備力量雄厚。具有高精度金屬加工設備和熱處理,中頻表面淬火,數控車床、加工中心等各種機械設備80余臺。
公司主要生產:煤礦液壓支架、各種立柱、千斤頂、支架配件;公司以創新的產品,優質的服務、贏得客戶滿意。公司以“以人為本、信譽至上”的原則,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堅持以“市場為生存、以質量求發展”的經營理念,以高質的產品,合理的價格,滿意的交貨期,周到的服務滿足客戶的要求。
二、提升前主要問題及原因
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由于企業目前的生產模式、生產設備等較傳統,針對加工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如焊接、精加工依然依托于老員工的經驗,企業現有工藝技術、生產加工經驗、技能等這些重要的知識僅掌握在部分老員工手里,技術及經驗的傳承主要通過口頭培訓傳承的方式進行,未在企業內部行程規范性的技術文件進行分享并加以應用,未形成文件的、利于保存的作業規程文件等,新進員工對質量的把控不明確,如果出現人員請假、離職等突發性的崗位變動后當工序的質量可能存在失控的風險,歸根結底是企業缺乏風險的管理思維,質量管理方面的意識薄弱。
三、提升行動取得的成效
自獎勵制度實施以來員工提交的各類有效的、經采納的傳承類文件數量達到三十余份。企業藉此建立了知識共享、創新改進的企業文化,使員工意識到企業核心競爭力即是人才的積累、經驗的積累、知識的積累,全員逐漸建立起主人翁的意識,激發了全員參與的積極性,通過定期的講座交流及專業培訓,員工整體的專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液壓支架、千斤頂工藝規程匯編》《設備操作規程》《檢驗規程》等專業性指導文件的建立健全,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均有了標準化的作業理念,在組織內部上到管理層、下到剛入職不久的員工,均建立起較強的質量意識,質量失控的風險顯著降低,有效避免由于關鍵崗位員工請假、離職等突發性的崗位變動帶來產品質量波動的風險。有助于企業在人員變更的情況下,持續保持著發展動力,不斷積累各種知識和經驗,滿足企業發展。通過知識和經驗的傳承、質量意識提升培訓等措施,企業產品質量穩定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人員變動造成的良率波動較之前有明顯的改善,全員建立起較強的質量意識及風險管理的意識。
四、提升行動主要亮點
1.建立獎勵制度、激發員工經驗傳承積極性
為了將老員工寶貴的經驗和技術得到有效的傳承,公司鼓勵員工對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進行梳理,編制成文件化的知識進行保存,公司高層對員工提交的知識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按類提取,更新到公司的各類操作、檢驗規程制度中,經采納的經驗知識公司會給與提交人一定的現金獎勵并將成果計入年度績效考核,該制度極大的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部分年長的員工表達能力弱,但實操技術過硬,總經理就派專人在生產現場由員工演示描述、他人記錄的方式將寶貴的經驗記錄下來,以此將企業內部無法顯性化的知識通過親自傳授的方式在企業內部實現分享。
2.加強員工技能培訓,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對員工技能參差不齊的問題,企業也意識到需要做統一的培訓指導,但受限于時間、資金等資源緊張的問題只流于形式,結果卻因小失大,對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了影響。企業高層意識到此問題后決定把員工的技能提升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建立了常態化培訓機制。加大在員工培訓方面的資金投入,持續邀請液壓支架行業的專家進場指導、培訓,建立了系統的技能提升模式,各類專業設備在專家的指導下編制了設備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等規范性文件,學習培訓實現了有章可循,并不定期的組織技能比武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員工對高精度先進設備的培訓力度。企業通過培訓、宣貫、引導、激勵的模式,將生產、技術、質量檢驗崗位經驗豐富人員的經驗、操作技巧通過提煉、總結歸納成規范性要求,修訂完善了《液壓支架、千斤頂工藝規程匯編》見圖2-1,涉及加工過程中來料檢驗、機加工、熱處理、焊接、裝配到出廠試驗的各環節,實現了隱性知識顯性化,雜亂知識有序化。通過各工序工藝規程、作業操作規程等作業指導文件的應用,規范了員工作業流程及標準,實現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控制。
圖2-1 《工藝規程匯編》示例
五、啟示
在“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提升行動”中,企業通過魚骨圖分析法對企業存在的主要痛點問題一一進行了羅列,從人、機、料、法、環、測多方面尋找突破點,找出問題,制定計劃,組織實施,發現改進,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在按照管理系的核心理念PDCA在進行循環改善。企業前期對于人員的技能和經驗等知識的傳承重視度不夠,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其實就是在“法”這一環節出現了問題,企業通過梳理知識、總結經驗、形成規范,將隱性的知識顯性化,老師傅手中的技藝書面化,進而實現了工藝、經驗的傳承和共享。另外,企業的知識不能只是獲取、擁有即可,更重要的是實現有效管理,特別是組織內部的知識分享、提高知識的共享效率,減少流失風險,充分發揮知識的作用,提高質量管理。
案例指導:臨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案例編寫:山西領拓認證有限公司 韓偉
海達礦山機械設備公司 蘇燕芳
ISO9001認證 ISO14001認證 ISO45001認證
- 上一篇:科技驅動生產,管理提升質量
- 下一篇: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提升專業服務能力